close

1

沈淓是家中的獨生女,父母自然是特別溺愛,捨不得她在外面吃沒有營養的早餐,因此早起幫她準備早餐,怕她在路上不安全,每天接送她上下課,擔心她在學校受到冷落,親自到學校拜託老師多多照顧。

 

小方不必做任何事情,只要把書念好,就可以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。

他的父母說:"在我們那個年代,小時候過得苦,現在有能力了,當然要給孩子最好的。"

 

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長大的沈淓,成績固然很好,但卻在其他方面出了問題。

她認為老師應該讓著她,因為"老師是我們花學費請來的"。

在她身上,我發現"花錢就是大爺"這種可怕的觀念是沒有極限的,可以套用的領域大得超乎想像。

 

她認為同學也應該讓著她,因為"我爸媽從小都捨不得多說我兩句,更何況是同學。"在任何地方她都把自己當成天生的主角。 "

入學沒多久,她覺得某個老師好像不喜歡她,那堂課的時候就會剛好"頭痛",到校醫室卻休息,後來又覺得同學們排擠她,頭痛得更頻繁了,三天兩頭就請假。

這個孩子在過度保護下成了溫室裡最嬌弱的花朵,從最快樂的小女娃變成了最憂鬱的小公主,她想不明白世界為什麼不是繞著她轉的。

最後,小方開始接受心理治療。而早就把父母的有求必應當成了理所當然的她心裡更受傷了,認為是父母對她的愛不復以往,才會把她丟給心理醫生。

 

事情到這個地步,小方的父母比誰都痛苦,他們親手為小方打造了一個專屬於她的幸福王國,也親手將小方打造成一個自私、沒有承受力的孩子。

孩子長大終究要面對人群、面對社會,當她的價值觀與一般人背離得太遠,勢必因為無法融入而受到更大的傷害,

父母護得了她一時,能護得了她一世嗎?

無論你的經濟條件有多好,無論你對孩子的愛有多少,

溺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慢性毒藥,會把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灌溉成你最意想不到的扭曲模樣。

 

 

 

2

小楊知道了小方的事情之後,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,從來不因為年紀小而享有什麼特權。

父母告訴他身為家庭的一份子就有責任分擔家務,也因此他從小就會洗碗、拖地。並且總是教他換位思考,去體諒別人的立場。

當時父母管教得嚴,有時候還會被罰站、甚至打手心。但他現在想起來,還是覺得每一次被處罰都是合情合理的,

當時父母的教誨,造就了今日明事理的他;當時父母的訓練,成就了今日堅韌的他。

小楊父母要求他在大學畢業之後到外面的公司去歷練過幾年,現在小楊在自家企業任主管職,他的生活過得自律而快樂。

他的父母告訴他:別去奢求別人的給予,他人給你的一切,都無法成為你的光環,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你本身擁有的技能與特質。

 

3

前些日子跟表姊一起吃飯,她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來,隔壁桌恰巧也是一對父母,正哄著他們的孩子吃飯,餵一口吃一口,還要邊玩玩具,否則餵了他也不吃。

表姊的孩子卻是各自把飯吃完之後,哥哥拿出了故事書開始閱讀,妹妹拿出畫冊開始畫圖,一點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在餐廳跑跑跳跳,讓服務員上菜的時候險象環生。

我很驚訝地問表姊是怎麼辦到的?她說這很容易呀,建立原則,孩子自然會去遵循。

哥哥小時候如果鬧著不吃飯,那就別吃了,我們也不會去哄他;只要一哭鬧,我們也不罵他,立刻就回家。所以哥哥很早就認知到吵鬧並不能獲得什麼,結果只會是中斷所有的活動,打道回府。妹妹自小看到哥哥就是這樣表現的,所以從來也不會在公眾場合胡鬧。

我看了一眼隔壁桌父母額頭上的汗珠,還有孩子臉上稚嫩的驕傲神情,不禁佩服表姊的教育方式。表姊的孩子竟然這麼小,就有一種優雅的氣質。
 

 

孩子是聰明的,你跟他講道理、訂原則,幾次後他肯定能明白。孩子是聰明的,你縱容他,幾次後他肯定食髓知味、得寸進尺。

時常有父母放任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,他們說"他還只是個孩子嘛!",對!他還只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肆意妄為,長大之後誰也管不住他,包括他自己。

所謂給孩子最好的一切,不是任何物質上的東西,而是培養他的健全人格與面對未來的能力,培養他正確看待事情的眼光,並且學會感恩,學會獨立與堅強。

arrow
arrow

    牧姑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